第27章 納貢館
關燈
小
中
大
接下來的說書,是一場熱烈而盛大的討論,霍三問每說一段,就會給激動的聽客打斷,討論上一陣子。霍三問也不惱,時不時的還要加入其中,發表自己的看法。
對周世宗這個只當了五年半皇帝的人,後世就不乏推崇者,在這宋遼邊境上,還有不少他的傳奇故事,雖然時間過去了一百多年,人們仍是津津樂道。
每當遼國犯境,宋軍敗退之際,燕趙男兒就會想起周世宗,說若他不是早夭,而是當上十幾二十年皇帝,就會收回燕雲十六州,契丹人焉得橫行?
發表看法的人不少,說得異常熱鬧,吳驥對周世宗的了解越來越多,最終整理出一個清晰的輪廓。
周世宗才是五代之後,中原重新統一的奠基者,而不是趙匡胤。正是他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,為後周積蓄了力量,改變了戰略態勢,趙匡胤陳橋兵變後,才能順利的統一中原。
“燕雲十六州,就是現代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平原,這裏土地肥沃,百姓殷實,有大量的漢人。可惜的是,卻處於契丹鐵蹄之下,這裏的百姓既恨契丹人,又恨宋朝的無能,若是有人得到燕雲之地,足以成就大事。”吳驥在了解情況後,更加肯定他的看法。
“長期的宋遼戰爭,宋軍敗多勝少,邊關百姓對宋朝的認可不算強,在得到燕雲之地後,順勢可以拿下北方,實力會大增。北抗遼,南拒宋,完全有可能。”吳驥往深一步想:“要是再有我的武器相助,就是把遼國給滅了也不是難題,時機成熟,甚至取宋而代之,也有可能。”
燕雲十六州,絕對是塊風水寶地,要奪取難度很大,需要機會,誰將會得到呢?
這個問題,吳驥也只是想想,作不得準。因為,時勢造英雄,一個人再了得,沒有可以利用的時勢,也是妄想。
一段周世宗的傳奇,足足討論了兩個時辰,方才說完。這氣氛相當的好,比起霍三問說三國還要好,吳驥也是興致高昂,聽得津津有味,直到兩個時辰後,這才離開北弄瓦子。
離了北弄瓦子,吳驥決定到別的地方走走瞧瞧。雄州不僅繁華,還是古風古韻,吳驥看在眼裏,多了幾分新鮮感,要不好好領略一番,還真不甘心。
這一走,就不得了,直到午夜過後,方才興盡而歸。
歸來時,一眾親兵心滿意足,歡喜不已。吳驥略有些遺憾的是,楊秀秀沒有來。吳驥原本想帶她一起來雄州,可是,楊秀秀是個賢惠的人兒,知道吳氏軍工的事兒太多,沒有同意。
一晚無話,次日一早起床,吳驥用過早點,要吳健去找鐵匠,而他帶著幾個親兵,準備去拜訪林洪。
此來雄州,把吳氏軍工的武器推銷出去,是吳驥的一個重要目標。雄州軍中,吳驥只認識林洪,要想把武器推銷出去,得到林洪的幫助,就非常重要了。
林洪的家在城南,吳驥一行朝城南趕去。順著大街行走,一路上仍是人山人海,絡繹不絕,吳驥一邊走,一打量。
“驥哥,你快瞧,那裏!”
正走間,吳星突然指著前方,朝吳驥嚷道:“遼狗太可惡了!可恨!可恨!”
言來極是氣憤,牙齒咬得格格響,好象遇到仇人似的。
吳驥順著他的手指方向一瞧,只見在前方不遠處,有一座巨大的院落,房屋櫛次鱗比,一幢接一幢,不下數百間之多。
院落門口,一隊遼兵,分列兩廂,站在那裏,就象木樁一樣,極是威武。
“遼狗雖然可恨,卻也不凡,怪不得能壓著宋朝打了上百年!”吳驥把遼兵的軍姿軍容看在眼裏,不得不承認遼兵確有過人之處。
這裏地處鬧市,就在大街邊上,原本是熱鬧地段兒,可是,因為遼兵的關系,百姓卻是遠遠就繞道走,仿佛遼兵是瘟神似的。
事實上,遼兵就是瘟神,他們橫行霸道,把雄州當作了契丹的後花園,胡作非為,卻無人敢管。要是百姓靠近了,定會給他們刁難,甚至毆打。
這些遼兵一雙眼睛亂瞄,在遠遠行走的百姓身上溜來溜去,就象獵人在打量獵物,時不時的就會裂裂嘴角,一副不屑的樣兒。
在院門上方,有一塊巨匾,寫著“納貢館”三個泥金大字,字字大如鬥。這三個字,用契丹字和漢字兩種文字寫成,契丹字在上方,漢字在下方,全是泥金的,遠遠看上去,金光閃爍,奪人目睛。
要是從這裏經過,想看不見都難,遼人的用意昭然若揭,那就是要惡心宋朝。
宋朝原本就打不過契丹,遼國把納貢館修到雄州,還弄得如此氣派,誰能不怨恨?吳驥看在眼裏,就跟看到“東亞病夫”、“華人與狗不得入內”這些侮辱性言詞沒差別,恨恨牙齒咬得格格響。
“遼狗真氣人!這是在羞辱我們!”
“可憐官家,竟然能忍得下!”
一眾親兵看在眼裏,氣在心頭,緊握著拳頭,恨不得沖上去給砸了。
澶淵之盟,寇準為宋朝爭取到了一段休養生息,進行改革的良機,這無可厚非。因為宋朝的積弊實在是太多了,要想改革,不得不與遼國和談,暫時終止兵戈。
可是,宋朝並沒有利用這一難得的良機進行改革,反而醉生夢死,以為有了澶淵之盟,遼軍就不會打過來了,從此高枕無憂了。
哪裏想得到,他們的美夢並沒有持續多久,就給遼國人打碎了。到了重熙年間,遼國已經不再滿足於澶淵之盟約定的歲幣了,饋贈十萬兩白銀、十萬匹絹帛。遼國皇帝調動大軍,集結在宋遼邊境上,擺出一副要打進中原的樣兒,迫使宋朝求和。
宋仁宗膽小,派了個同樣膽小的大臣,富弼,前去和談。富弼玩不過遼人,最終談定,宋朝把歲幣翻一番,就變成了二十萬兩白銀,二十萬匹絹帛。這點銀兩絹帛,對於經濟實力雄厚的宋朝來說,根本不算什麽。
可是,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宋仁宗竟然接受了最為屈辱的條約,把饋贈的歲幣改成納歲幣。這一個“納”字不打緊,讓宋朝丟盡了臉面,從此以後,遼國就在雄州建了一座宏大的“納貢館”,修得漂漂亮亮的,專門惡心宋朝。
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“重熙增幣”的由來。
“莫要給我機會,不然的話,非把這納貢館砸了不可!”吳驥打量著閃閃發光的匾額,恨得牙根發癢,右手緊握在刀柄上,用力過度,手背發青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對周世宗這個只當了五年半皇帝的人,後世就不乏推崇者,在這宋遼邊境上,還有不少他的傳奇故事,雖然時間過去了一百多年,人們仍是津津樂道。
每當遼國犯境,宋軍敗退之際,燕趙男兒就會想起周世宗,說若他不是早夭,而是當上十幾二十年皇帝,就會收回燕雲十六州,契丹人焉得橫行?
發表看法的人不少,說得異常熱鬧,吳驥對周世宗的了解越來越多,最終整理出一個清晰的輪廓。
周世宗才是五代之後,中原重新統一的奠基者,而不是趙匡胤。正是他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,為後周積蓄了力量,改變了戰略態勢,趙匡胤陳橋兵變後,才能順利的統一中原。
“燕雲十六州,就是現代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平原,這裏土地肥沃,百姓殷實,有大量的漢人。可惜的是,卻處於契丹鐵蹄之下,這裏的百姓既恨契丹人,又恨宋朝的無能,若是有人得到燕雲之地,足以成就大事。”吳驥在了解情況後,更加肯定他的看法。
“長期的宋遼戰爭,宋軍敗多勝少,邊關百姓對宋朝的認可不算強,在得到燕雲之地後,順勢可以拿下北方,實力會大增。北抗遼,南拒宋,完全有可能。”吳驥往深一步想:“要是再有我的武器相助,就是把遼國給滅了也不是難題,時機成熟,甚至取宋而代之,也有可能。”
燕雲十六州,絕對是塊風水寶地,要奪取難度很大,需要機會,誰將會得到呢?
這個問題,吳驥也只是想想,作不得準。因為,時勢造英雄,一個人再了得,沒有可以利用的時勢,也是妄想。
一段周世宗的傳奇,足足討論了兩個時辰,方才說完。這氣氛相當的好,比起霍三問說三國還要好,吳驥也是興致高昂,聽得津津有味,直到兩個時辰後,這才離開北弄瓦子。
離了北弄瓦子,吳驥決定到別的地方走走瞧瞧。雄州不僅繁華,還是古風古韻,吳驥看在眼裏,多了幾分新鮮感,要不好好領略一番,還真不甘心。
這一走,就不得了,直到午夜過後,方才興盡而歸。
歸來時,一眾親兵心滿意足,歡喜不已。吳驥略有些遺憾的是,楊秀秀沒有來。吳驥原本想帶她一起來雄州,可是,楊秀秀是個賢惠的人兒,知道吳氏軍工的事兒太多,沒有同意。
一晚無話,次日一早起床,吳驥用過早點,要吳健去找鐵匠,而他帶著幾個親兵,準備去拜訪林洪。
此來雄州,把吳氏軍工的武器推銷出去,是吳驥的一個重要目標。雄州軍中,吳驥只認識林洪,要想把武器推銷出去,得到林洪的幫助,就非常重要了。
林洪的家在城南,吳驥一行朝城南趕去。順著大街行走,一路上仍是人山人海,絡繹不絕,吳驥一邊走,一打量。
“驥哥,你快瞧,那裏!”
正走間,吳星突然指著前方,朝吳驥嚷道:“遼狗太可惡了!可恨!可恨!”
言來極是氣憤,牙齒咬得格格響,好象遇到仇人似的。
吳驥順著他的手指方向一瞧,只見在前方不遠處,有一座巨大的院落,房屋櫛次鱗比,一幢接一幢,不下數百間之多。
院落門口,一隊遼兵,分列兩廂,站在那裏,就象木樁一樣,極是威武。
“遼狗雖然可恨,卻也不凡,怪不得能壓著宋朝打了上百年!”吳驥把遼兵的軍姿軍容看在眼裏,不得不承認遼兵確有過人之處。
這裏地處鬧市,就在大街邊上,原本是熱鬧地段兒,可是,因為遼兵的關系,百姓卻是遠遠就繞道走,仿佛遼兵是瘟神似的。
事實上,遼兵就是瘟神,他們橫行霸道,把雄州當作了契丹的後花園,胡作非為,卻無人敢管。要是百姓靠近了,定會給他們刁難,甚至毆打。
這些遼兵一雙眼睛亂瞄,在遠遠行走的百姓身上溜來溜去,就象獵人在打量獵物,時不時的就會裂裂嘴角,一副不屑的樣兒。
在院門上方,有一塊巨匾,寫著“納貢館”三個泥金大字,字字大如鬥。這三個字,用契丹字和漢字兩種文字寫成,契丹字在上方,漢字在下方,全是泥金的,遠遠看上去,金光閃爍,奪人目睛。
要是從這裏經過,想看不見都難,遼人的用意昭然若揭,那就是要惡心宋朝。
宋朝原本就打不過契丹,遼國把納貢館修到雄州,還弄得如此氣派,誰能不怨恨?吳驥看在眼裏,就跟看到“東亞病夫”、“華人與狗不得入內”這些侮辱性言詞沒差別,恨恨牙齒咬得格格響。
“遼狗真氣人!這是在羞辱我們!”
“可憐官家,竟然能忍得下!”
一眾親兵看在眼裏,氣在心頭,緊握著拳頭,恨不得沖上去給砸了。
澶淵之盟,寇準為宋朝爭取到了一段休養生息,進行改革的良機,這無可厚非。因為宋朝的積弊實在是太多了,要想改革,不得不與遼國和談,暫時終止兵戈。
可是,宋朝並沒有利用這一難得的良機進行改革,反而醉生夢死,以為有了澶淵之盟,遼軍就不會打過來了,從此高枕無憂了。
哪裏想得到,他們的美夢並沒有持續多久,就給遼國人打碎了。到了重熙年間,遼國已經不再滿足於澶淵之盟約定的歲幣了,饋贈十萬兩白銀、十萬匹絹帛。遼國皇帝調動大軍,集結在宋遼邊境上,擺出一副要打進中原的樣兒,迫使宋朝求和。
宋仁宗膽小,派了個同樣膽小的大臣,富弼,前去和談。富弼玩不過遼人,最終談定,宋朝把歲幣翻一番,就變成了二十萬兩白銀,二十萬匹絹帛。這點銀兩絹帛,對於經濟實力雄厚的宋朝來說,根本不算什麽。
可是,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宋仁宗竟然接受了最為屈辱的條約,把饋贈的歲幣改成納歲幣。這一個“納”字不打緊,讓宋朝丟盡了臉面,從此以後,遼國就在雄州建了一座宏大的“納貢館”,修得漂漂亮亮的,專門惡心宋朝。
這就是歷史上很有名的“重熙增幣”的由來。
“莫要給我機會,不然的話,非把這納貢館砸了不可!”吳驥打量著閃閃發光的匾額,恨得牙根發癢,右手緊握在刀柄上,用力過度,手背發青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